2014年,为进一步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充分发挥济南大学的科技成果优势,赋能区域经济发展,在济南黄河北岸,济南大学与济南市天桥区政府、济南新材料产业科技园合作建立济南大学科技园。八年来,济南大学科技园深耕科技成果转化沃土,构建特色孵化生态圈,助力多项科技成果落地、开花、结果。
开放共享的服务平台助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济南大学科技园按照学校党委要求,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构建以双创服务、成果转化、产业赋能等服务为基础的具有“济大”特色的服务体系,为学校优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专业服务,实现智力资源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全面支撑掌握核心技术的项目转化落地。目前已完成国家级众创空间、山东省众创空间、济南市泉城众创空间备案;2018年荣获“济南市五一劳动奖状”;2019年8月获批建设“山东省省级大学科技园”;2022年获批通过“济南市中小微企业活动券服务机构”、“济南市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为进一步发挥大学科技园优势,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效能,深化校地合作,今年年初,济南大学与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联姻”,携手共建国家大学科技园,搭建“政府 高校”创新服务平台,优化科技型企业孵化生态,释放更多发展强劲动能,为区域经济发展蓄势赋能,打造新时代校地合作示范标杆,携手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通过融合共建,打通校地之间要素流动,促进相互发展,实现双赢多赢共赢,‘政府 高校’的新时代校地合作模式在园区大有可为。”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韩利师表示,通过双方协同合作,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水平,为园区产业集群建设、科技人才发展、发明专利贡献奠定了基础。
产学研一体化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济南大学科技园作为济南大学优秀科技项目及社会优质项目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不断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通过加强与技术转移机构的互联互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济南大学科技园充分借助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峰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经济学“优势特色学科”优势,与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新材料、智能制造、现代高端物流和生物医药四大主导产业及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共同打造新时代校地合作示范标杆。
济南大学科技园聚焦高新技术企业八大领域,坚持优质项目带动,聚集发展动能,优化产业集聚,培育出来一批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的企业。科技园通过引进学校优秀科技项目、招引各类大赛获奖项目落地等多种方式,签约入驻企业90家,涉及新材料、电子信息、资源与环境、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等多个领域,其中由济南大学教师及校友创办的企业占比57%,产学研融合发展初见成效。
济南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程新功教授创办的山东东鼎电气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个典型。2016年,程新功教授带领研发团队签约入驻济南大学科技园,潜心钻研,自主研发了能源物联网智慧平台系列化产品,由理论研究开发向技术服务、满足社会需求迅速转型,升级为电力物联网技术服务企业,并于2018年成功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的明星企业。程新功教授个人也先后荣获“泉城产业领军人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人才荣誉称号。
共引共享共用机制打造人才汇聚“强磁场”
济南大学秉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校地企业合作共赢”的发展思路,积极为强省会建设做好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学校先后制定了《济南大学深化服务济南行动计划》《济南市-济南大学融合发展规划》和《济南市-济南大学融合发展方案》等,首创“校企合作提需求 校企携手引人才 校企共同配政策 校企联合做考核”的人才共引共享共用机制,引导人才向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集聚、向重点产业和行业企业集聚、向学校高水平学科建设集聚。
济南大学科技园深入践行济南市天桥区“工业强区”战略,依托学校优质的智力、人才等资源禀赋优势,以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为载体,以人才带动产业集聚、以产业集聚引育人才,擦亮“人才 项目”全链式服务品牌,打造人才汇聚“强磁场”。
目前,济大科技园已经引进泰山学者2位,培育出了多名泉城产业领军人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泉城“5150”以及“凤栖天桥”高层次人才,多人获评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区青年创新先锋、区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签约 78位高校教授、行业专家、优秀企业家作为创业导师。孵化了一批像润涵新材料、大湖新材料、东鼎电气、智宣光电等优质项目,涵盖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领域。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是赋能科技创新的第一动力,越来越多的人才集聚,为科技园内创新动力的不断迸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引领下,在黄河北岸产业发展新沃土上,济南大学将学校发展置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之中,打造“人才 产业 学科”协同发展平台,以高水平科研深度服务黄河流域产业发展,携手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共同书写校地合作新篇章,以高质量发展为山东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及济南市强省会建设贡献“济大智慧”和“济大力量”。(来源:济南大学)